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背景材料:艾青的生平、成就及悲惨遭遇

发布时间:2025-06-10 06:58:17  浏览量:17

一、艾青的生平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学习绘画。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习绘画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回国后,艾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他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轰动。1935年出狱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担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抗战期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火把》等9部诗集。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随后被下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尽管如此,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

1979年,艾青得到平反,恢复了创作,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此后,他创作了《归来的歌》《雪莲》等诗集,并多次出访欧美和亚洲各国。

1985年,艾青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二、艾青的成就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贯穿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以深沉的情感、雄浑的笔触和鲜明的时代感著称,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深刻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艾青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善于运用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艾青的诗歌创作时间长、艺术成就高、影响广泛,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

艾青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等,对新诗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艾青的悲惨遭遇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他被下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新疆期间,艾青右眼失明,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被划为右派后,艾青的创作被迫中断了二十余年。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这段经历对艾青的精神和身体都造成了极大的折磨,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直到1979年平反后,他才重新回到文学创作的舞台。

标签: 作文 艾青 现代派诗歌 悲惨遭遇 蒋正涵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