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说说关于唱歌〕声音表现力控制力——好歌声基础音色音量的训练

发布时间:2025-06-09 15:16:02  浏览量:14

好的歌声,确实是有技巧。但是技巧到底是什么?非专业的人士会感觉与专业有一墙之隔,技巧是属于专业之内的,而我们是隔墙远观的。

有说情感是胜于一切技巧的,又说各种技巧是集中来表现情感。其实无论情感也好、技巧也好、墙内也好、墙外也好,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基础。

唱好歌这件事,它并不是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好,而是各种好的集合,最终亦是以基础为根本。

自学唱歌者本身与专业歌者就欠缺太多受教育的条件。没有专业学府的专业讲学,也没有专业人士所投入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用以槌练。只是因为本身喜欢唱歌,自己想把歌唱好,那我们在自学的时候就更应要重视基础。夯实了基础才能平衡我们本来无条件学习到的关于声乐更高层次的知识短板。从我们有能力入手处入手,把看似简单,但却正是根本的东西学好练扎实,才是我们自学成功的关键!

好听的歌声,最根本的即是基础音色和音量。要重视基础音色和音量并勤于训练,提升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须知如下内容:

(一)基础音色和基础音量的定义。

1.基础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主要由声音的振动频率和泛音组合决定。每个人的音色因先天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过训练可以改善和调整。

2.基础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息、共鸣和声带关闭是否适宜。良好的音量控制是学习并训练的目标。

(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基础音色和音量并进行有效训练。

一、基础音色的识别。

1.自我感知与评估。

①通过录音或闭眼聆听自己的声

音,注意音色特点(如浑厚、清

亮、柔和等),并尝试模仿不同风

格(如朗诵、唱歌)来观察音色变

化。

②通过“唇颤音、哼鸣、气泡音”等基

础练习感知声带振动和音色差异。

2.借助工具和他人反馈的听感判断。

使用录音设备反复对比自己的声

音,或请他人评价音色特点,明确

适合的角色或演唱风格(如流行、

美声)。

二、音量的控制与训练方法。

1.基础音量测试。

①在安静环境中用自己自然的音量朗读或唱歌,找到舒适的音量范围,避免声音过大(导致破音)或过小(听不清)。

②力求发声时各频段(低、中、高音)均匀协调。

2.气息与音量稳定性的训练。

①气息练习:深呼吸后缓慢吐气

(5-10秒),增强肺活量;

②练习发“嘶”音保持稳定气流,提升音量控制力。

③发声练习:用中等音量朗读句子,并随练习的推进逐渐延长句子长度,确保音量一致,声音不颤抖。

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1.音色的优化。

①模仿与角色扮演:模仿不同角色

(如动画配音)或歌手,拓宽音色

的表现力。

②共鸣练习:通过哼鸣训练来感受

头腔、胸腔共鸣,调整音色明亮度

或厚度。

2.音量与音色结合训练。

①动态练习:从轻声到强声渐变训练(如“啊——”的发长音练习),从单个字音再逐渐练习整句,训练音量的过渡自然性。

②歌曲实践:选择音域适中的歌曲,应用弱混、平衡混等技巧,协调音色与音量(这一项目需要达到一定学习程度的人才能做,就是说已经掌握了弱混、平衡混等技巧的人,运用于实唱的演练)。

四、对基础音色和音量长期训练达成提升的建议。

1.每日练声:坚持基础练习(如绕口

令、气泡音)巩固肌肉记忆。

2.增强专业知识学习:学以致用,注重练声体会和记住感受,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3录音复检:定期录制训练成果,分析进步与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

与本文相关的之前分享的内容有:

《初学者两个理解误区》(音高/音量;挺腰/腰用力);

《歌唱的表情状态——决定音色的优美度》;

《切记几个演唱效果与操作相反的要点》;

《让嗓音干净清澈——三个练习》;

《两个简单方法判断自己是否是正确发声》;

《练声练的是肌肉的记忆》;

《练习程度——决定了歌唱肌肉协同运作的能力》;

《几个动作——唱好歌必须改掉的习惯》;

《控制——歌声感染力的关键和让发音有情感的练习》;

《“叭”字音——练习的目的和练习要点》;

《自学唱歌进步快——秘诀两点》;

《慢速均匀吐气——要点及操作方法》。

[玫瑰][玫瑰]我分享的关于唱歌的知识都带有“说说关于唱歌”字样,朋友们可以在我的主页微头条和文章类目下用放大镜搜索关键词找到内容。

[玫瑰][玫瑰]欢迎转发,希望帮助到更多爱唱歌的伙伴!

标签: 训练 音量 音色 表现力 音色音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