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蒋介石评价项羽和成吉思汗

发布时间:2025-06-10 17:23:20  浏览量:9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败退台湾,从此困顿台湾岛,面对新中国政权的稳定和“反攻大陆”的无望,台岛内“恐惧”“愤怒”“疑惑”之气迭起。

于是,蒋介石亲自出马,在1957年3月12日主持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开学典礼上,大讲特讲要清除项羽式的“恐惧”“愤怒”“疑惑”。在把项羽作为反面教材的同时,他推出了成吉思汗这一正面形象,借以激励将士发扬“在绝望中之奋斗”的军人精神。蒋介石认为,“恐惧”“愤怒”“疑惑”三者,“乃是军人精神和心理上的最大障碍”。

他将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勇将项羽和成吉思汗做了对比,认为“一位英勇无比的名将,其平生战绩乃是众所周知”的,但“结果完全不同”。并从二者“所制的歌词的气概与精神”,推导出他们“胆力的强弱”与“事业的成败”。项羽的歌词充满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消极情绪,成吉思汗西征时的歌词“上天与下地,俯伏啸以齐,何物蠢小丑,而敢当马蹄”则充满了“自信、勇敢与镇定的心理,诚不失为一首英勇壮烈的歌词,正与项羽的歌词意完全相反,所以他成功亦自不同”。进而在贬斥项羽是“一个最无志气的儒夫”的同时,给予了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因为他既有这样一个战胜一切的信心,自然不会再有恐惧、愤怒与疑惑的心理了。所以成吉思汗,实为我们中国军人所应该效法与崇敬的第一等模范英雄”。这时的蒋介石已把成吉思汗作为自己事业的偶像和精神支柱了。

成吉思汗

标签: 歌词 成吉思汗 项羽 蒋介石 成吉思汗西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