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俯视
期待我的仰望
目光相遇
或无动于衷
酿出爱的诗句
2025.06.13(五月十八) 卯
《日月(七十九)》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爱的生成机制与创作的源泉,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 核心意象与拟人化:
“日月”作为标题,既是宏大的自然天体,也是被赋予人格的核心意象。它“始终俯视”,暗示着一种永恒、高远的存在状态。
“俯视”与“期待我的仰望”: 日月被拟人化,它不仅观察,更带有主动的“期待”。这建立了一种凝视的关系:高位者“日月”俯视低位者“我”,并期待低位者的回望“仰望”。这暗示了爱或情感连接中可能存在的某种不对等性或吸引力方向。
2. 情感生成的契机:
“目光相遇的时刻”: 这是整首诗的关键转折点。“俯视”与“仰望”交汇于“目光相遇”这一瞬。这个交汇点充满了戏剧性和可能性。
“或无动于衷 / 或生情”: 诗人清晰地指出了相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无动于衷”代表着冷漠、无交集、情感的绝缘状态。“生情”则代表着情感的点燃、连接的建立、爱的萌芽。这两种可能性并存,强调了情感发生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并非所有的相遇都能产生火花。
3. 创作的源泉:
“酿出爱的诗句”: 这是情感结果的自然升华。当“生情”发生,这种萌发的情感“爱”便成为创作的原材料和驱动力。“酿” 字尤为精妙:
过程性: 暗示了情感的发酵、沉淀、转化需要时间,并非一蹴而就。
创造性: 如同酿酒是将粮食转化为美酒,“酿”的过程是将原始情感提炼、升华、转化为艺术“爱的诗句”的过程。
成果: “爱的诗句”是最终产物,是情感体验的艺术结晶。它既是爱的表达,也是爱的证明和存在形式。
《日月(七十九)》这首诗揭示了爱与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秘密:
情感前提:爱或强烈的情感连接往往源于一种特定的互动关系如诗中的“俯视/仰望”、“期待/回应”和偶然交汇的瞬间“目光相遇”。这种关系可能天然存在某种张力,如高低位差。
偶然性与二元性:这种交汇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或无动于衷/或生情”,爱和情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并非必然。
创作转化:当爱的情感得以产生“生情”,它就成为了创作的原始动力和核心内容。这种情感需要经过一个像酿酒一样的沉淀、酝酿、提炼的过程“酿”,最终才能结晶为具有艺术价值和感染力的作品“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