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跨越文明的诗意与灵光——《阳光从两边照耀:当代中国和北马其顿诗歌》签约仪式暨中马诗歌对话”活动在广州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阳光从两边照耀:当代中国和北马其顿诗歌》精选中国诗人西川、吕约、赵四,以及北马其顿国家诗歌奖得主卡蒂察·库拉芙科娃等两国杰出诗人的40余首代表作。
在活动现场,中马两国诗人、翻译家和诗人以汉语、马其顿语共同演绎了8首诗歌,展现了跨越语言的诗歌魅力。
“在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湖边的楼里,我们两国诗人逐字逐句推敲诗句。为翻译‘日落时分,轻柔地’这个意象,我们反复讨论‘轻柔’和‘柔和’哪个更贴切,西川甚至创造出‘轻和’这个新词,最后诗人们投票决定。”诗人吕约与观众分享了2024年参加首届中马诗歌翻译工作坊的经历,以及“最浪漫诗歌节”——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的体验。她认为,中马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对话基础,诗歌互译和出版是文化交流最具诗意的标志。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吕约认为:“诗歌是以少胜多、以最快速度抵达本质的语言形式,就像一束光,能最快穿透文化的隔膜,让不同语言、不同文明背景中的心灵瞬间贴近,实现最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
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教授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诗歌翻译的独特价值。他特别提到一个温暖细节:“写博士论文压力最大时,我靠翻译李清照的词来平复心情,这是我和诗歌的爱情故事。”
本土诗人黄礼孩则更关注诗歌的传播问题。他在对谈中呼吁更多小语种诗歌的译介,让世界听到多元的声音。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粤港澳大湾区办公室主办,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