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岁月如歌,白发悄然爬上了鬓角,心头明亮,却也柔软。世事浮沉如潮水,人生行至晚年,最懂得取舍的智慧。一生烟火,看尽繁华,才知有些地方,真的无需久留。不是避嫌,是惜福;不是逃避,是自省;不是拒绝,是终于学会善待自己。
熙熙攘攘之地,少去热闹本是少年事,过了耳顺之年,反觉喧嚣扰人。每逢节日,无边的人海、无休的繁嚣,只会叫人仓皇。正如陶渊明所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如寻一处清幽的巷口,喝一盏新茶,看门外树影婆娑,闲看云卷云舒。让心安静下来,让灵魂与自然更加贴近。余生,宁可孤独一点,也不要被喧哗淹没。
是非之地,莫留人至暮年,是非本无益。曾为一席之争锱铢必较,如今忽觉世事皆空。端坐门前静听风雨,任他沧桑起落。往后日子,看淡对错,远离纷争,戒掉争强好胜的执拗。就似苏轼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是非成败转头空。你只管种花喝茶,世间的风雨自有归处。
病榻之旁,勿恋亲情诚可贵,但守于病榻之旁太久,消磨的是身心俱疲。关怀是善,但沉溺于哀愁苦痛,于己于人皆是徒劳。古人劝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须一味沉溺,徒增辛苦?把真心化作陪伴,把思念留存于每一个温暖瞬间。有时候,放手,未尝不是另一种爱。
名利之场,少染年少热血,追名逐利;年长阅尽风霜,才懂得:“荣枯咫尺,各有时分。” 六十以后,比财富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内心的丰盈。放下功名利禄,只愿余生安稳度日。闲时看几页旧书,偶尔与老友闲语。若还有一场小雨,便净了窗户,也洗了心尘。从此,不羡江山,不慕红尘。
无谓之宴,莫赴人情如酒,推杯换盏,虚情假意总叫人倦。宴席再多,不敌一家灯火温馨。杜甫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何苦把时光交给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六十以后,时间非常宝贵。收束繁杂,把温情留给家人,把笑声留给真正的小圈子。在简单的生活中体会深情,每一天都是最好的节日。
人到暮年,知道了取舍,懂得了珍惜。某些地方、自当少去。人生的厚度,正是在风轻云淡中慢慢沉淀。在余下的光阴里,与花草为邻,与风月作伴,守住宁静,跟随从容。人生百味,不过烟火之间,留一点清净给自己,不负年华。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只求走慢一点,活细一点,珍惜每寸清欢时光。
六十以后的生活,已无需征战四方,更多的是懂得安顿灵魂。沏一壶茶,静数流年,看庭前花开花落,听屋后细雨敲窗。此刻的人生,比黄金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