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原创诗歌:日月(八十一)

发布时间:2025-06-15 05:41:00  浏览量:17

文/德君

生活在一个空间

是一家人啦

共性接纳了个性

个性融入共性

2025.06.15(五月廿)父亲节 卯

诗《日月(八十一)》以精炼的语言构建出深邃的哲理空间,探讨了个体与群体、差异与统一的永恒命题。

1. 标题的象征性:共生与对立

“日月” 既是独立天体(象征个性),又共悬苍穹(象征共性)。

日:炽烈、耀眼,代表个体独特性

月:沉静、柔美,代表另一维度的存在

二者交替运行构成完整时空,暗喻差异互补方能成就和谐宇宙。

2. 核心张力: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共性接纳了个性 / 个性融入共性”接纳:体现包容的主动性,共性如容器承载差异

融入:展现个体的自觉调适,个性如水汇入江海

两句形成动态闭环,揭示和谐的本质:

非一方吞噬另一方,而是双向奔赴的渗透与重构。

3. 空间隐喻:家的哲学延伸

“生活在一个空间 / 是一家人啦”

空间:既是物理居所(家庭/社会),更是精神共同体

一家人:突破血缘定义,指向命运共同体意识

“啦”字以口语消解说教感,让深刻哲理举重若轻。

4. 当代启示录

在价值撕裂的时代,诗歌给出和解方案:

于社会:文明需以包容消解对立(如多元文化共存)

于个体:实现自我价值需兼顾集体语境

如同日月交替不争辉,差异本身即是秩序之源。

诗性美学:极简中的丰盈

全诗仅25字,却构建三重维度:

1. 自然维度(日月运行的天道)

2. 人文维度(家庭伦理的温情)

3. 哲学维度(个性与共性的永恒之辩)

语言如禅偈般干净,留白处涌动思想暗流。

此诗可视为东方式智慧的结晶: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差异被赋予美学意义,和谐成为动态的创造过程。正如日月从不追求相同,却共同点亮人类文明的天空。

标签: 原创 诗歌 哲理 家庭伦理 天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