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共读

发布时间:2025-06-15 22:30:34  浏览量:17

《唐诗三百首·五言乐府》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罢:结束。

长安城内秋月皎洁,千家万户都在捣练准备缝制寒衣。

砧声在秋风里回响,声声都是对戍边家人的牵念。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受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后赐金放还,游历全国。李白共有4段婚姻,曾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退位,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

《子夜吴歌·秋歌》,是李白写的最为高明的一首诗,寥寥几十字,不仅写了朦胧的月色,还写了浓浓的思念,以及战乱不停地时局,可谓一箭三雕。

艺术特色

以景衬情

诗人通过描绘长安秋夜的月景和捣衣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月光的清冷、捣衣声的凄凉,都衬托出思妇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苦。

语言质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深刻地表达出情感。如“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直白地说出了思妇的心声,让人感受到她的真挚情感。

意境深远

诗中营造出的意境宏大而深远,既有长安城的广阔背景,又有思妇细腻的情感。读者仿佛能置身于那个秋夜,听到捣衣声,感受到思妇的牵挂和期盼。

历史意义

在唐代,边疆战争频繁,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即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分离。它代表了广大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作为李白的经典诗作之一,它也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2025年7月15日 农历乙巳蛇年五月二十星期日 雨

早起,完成“学习强国”等十项任务。

早晨,完成“6月·每日幸运签”、“高考幸运签”、“文学创作大会”、“晒图笔记大赛”、“上头条聊高考”头条活动。接着昨天继续参加“夏日旅行攻略”活动。

晚上,完成一篇美篇和一篇头条文章,美篇和头条文章是每篇《唐诗三百首》整理。

#6月·每日幸运签#我抽到了中吉签,今日签文为:开卷有益,智慧常驻。

#高考幸运签#我抽到了高考幸运签:前程似锦前程阔,梦想如虹梦想高。

#文学创作大会#上联:日暖神州万象新,下联:风和大地千般好。

#文学创作大会#:喜运临门瑞气盈,祥光绕体福缘生,前程锦绣繁花路,岁月安和好梦成。

#文学创作大会#:嘿,您瞧!喜气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嗖”地临门啦!这福气像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地炸开,好运如同那窜天猴,蹭蹭往上升。您呐,就敞开怀抱,尽情享受这扑面而来的喜劲儿吧!

#晒图笔记大赛#喜运临身,恰似春风轻拂,带来无尽温柔与希望。它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前行的路。怀揣这份幸运,我们勇敢逐梦,在时光长河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拥抱美好未来。

#上头条聊高考#高考的战鼓已然敲响,喜运正悄然降临。你如破茧之蝶,在知识的花丛中翩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向梦想的靠近。愿你笔锋所至,皆是繁花似锦,考场之上,书写璀璨篇章。

#夏日旅行攻略#这是我的夏日旅行攻略:去海南,坐千帆船。

标签: 李白 子夜 吴歌 秋歌 捣衣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