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爱之声,“声”生不息。2025年,柳北区检察院党总支全新开设《检爱之声》专栏,展播检察干警文学作品、优秀论文、检察办案故事、微党课等,全方位、多角度传递检察声音,让更多人感知检察、了解检察、品味检察。
作者:韦昀希
柳北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也称门风。乍听起来阳春白雪,实则它存在于我们每人的生活细微之处。从《曾国藩家书》中的“有志”“有识”“有恒”,到《傅雷家书》中的悠悠父子情,无不体现着家风家训的重要性,指引了一代代人的成长。
我的家风,源于爷爷革命先辈的谆谆教诲,源于父母点滴生活中的以身作则,也源于同事前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爷爷1950年参军,朝鲜战争爆发后,编入第38军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军部警卫营的一名战士。爷爷在一次战斗时,被美军高射炮弹片击中胸口,离心脏只有几毫米的距离,漫天飞雪里他胸口以下全部被埋进雪地,身上的军大衣被鲜血浸湿,放眼望去,身边全是牺牲的战友。爷爷是幸运的,他昏迷后遇到了好心的朝鲜老大娘,把他背回家中敷上草药才捡回一命,最终随部队回国疗伤。后来奶奶问他,你不怕死吗?爷爷说:“怕,谁不怕死,15岁随部队开拔到鸭绿江边,江那边是炮声连天、冰天雪地,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幼年时,我喜欢跟在爷爷身后缠着他给我讲战场上的故事。那时,家风对我而言,是奋勇向前,保家卫国。
和平年代,爷爷退伍后转入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记忆中的爷爷在家里的时间很少,时常来去匆匆。有一次,爷爷下班后回到家中,拿了些东西便又急忙忙地出门去。奶奶问他要去哪儿,爷爷只回到“执行任务,别问太多”。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看守所搬迁,需要连夜押运罪犯转移。爷爷晚年间查出癌症,多次往返南宁化疗花费巨大,此时爷爷局里派来同志告知我们,因爷爷是“老革命”,治疗费用可以多报一些,减轻家里负担。爷爷得知后,连忙拒绝,表示决不能搞特殊化,一切按规定来办。2002年,爷爷因病治疗无效去世。临终前,他嘱托家人追悼会不放哀乐,不穿寿衣,要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身着一生最爱的军装火化。少年时,我希望像爷爷一样穿上藏蓝警服,惩恶扬善。那时,家风对我而言,是严守纪律,永葆初心。
长大后,每每家庭聚会,奶奶和爸爸、姑姑们总会充满崇敬和怀念地给我和哥哥这些后辈讲起爷爷的故事。有时奶奶还会起身回房,拿出一个小铁盒,里三层外三层地翻出爷爷获得的荣誉勋章,再跟我们细数每一个勋章背后的故事。爷爷的品格留给我们后辈无限的精神财富,影响着我们一代代人的家庭氛围。现在,家风对我而言,是团结和睦,向上向善。
而今,我也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检察干警。从检六年,我不断感受着周围同事们对我的熏陶。公诉席上,他们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提讯室中,他们沉着冷静、思维缜密;接待室里,他们释法说理,春风化雨。我深知,唯有廉洁自律,用心用情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方能印证国旗下的铮铮誓言,守住检徽里的拳拳赤子心。
家风,如同荫荫大树,根蒂牢固,锻造着家族的品格与风范;如同阵阵清风,润物无声,滋养着家族的精神与风骨;如同涓涓细流,永不停息,涤荡着我们后辈一代代人的奉献与追求。
作为一名检察人,只有牢记长辈从小对我身体力行的谆谆教诲,践行前辈无处不在的躬身垂范,传承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才能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