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623首
门外人,是我自己
文/大解
我把一个人写丢了,落在故事的外面,
像浪子归乡,遇到了铁锁封门。
委屈他了,我只好把他写在这里,
我把开头和结尾连在一起,中间的部分
省略了,他处于文字的夹缝中。
如果再狭窄,他就会被挤出去,
像一个气泡,外面是空的,
里面也是空的,
而裂隙正在生成。
不,不能这样。他太难了。我要让
这个归乡的浪子在月光下
用大手拍打城门,
我要留下一个门缝,至少灵魂可以侧身。
如果他从天而降,我就在城里,
筑起一座诗坛,迎接他垂直降临。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大解的诗《门外人,是我自己》,由标题可知,诗人书写的对象是自己,只是表达的方式非常戏剧化。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归乡的浪子,遇到铁锁封门。在此诗中,诗人执意回归,寻找各种办法,想象力可谓有点超现实。诗人从肉身回归到灵魂回归,再到从天而降的方式回归,都体现了诗人的执着。人生就是漂泊和回归反复上演,此诗着重写的归来,却遇到了阻碍,诗人运用艺术化的方式化解无法进门的尴尬,许是一种自我安慰,充满戏剧性。
先看前二行“我把一个人写丢了,落在故事的外面,像浪子归乡,遇到了铁锁封门”,这是诗人设定的故事背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现实,有一种现实折射的意味。诗人所使用用的比喻桥段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明显可以感觉到失落感在蔓延。
接着,诗人就开始了救赎之路。先是以写的方式,将人从现实中剥离,然后特意把开头和结尾连在一起,省略中间部分,这样“他处于文字的夹缝中”,意味着有一条路可归家。此时,诗人又加深了想象的空间,通过对夹缝的特殊书写,反映出人要回归的困难。而诗人存有恻隐之心,不想让归家的人太难。
于是乎,“我要留下一个门缝,至少灵魂可以侧身”“我要让这个归乡的浪子在月光下用大手拍打城门”,这是极具戏剧及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诗人把灵魂具体化为活物,而且是可以通过门缝的,这就值得体味了。然后让浪子在月光下拍打城门,这一操作就有了进城的可能性,至于进没进来,这是诗人留给我们想象的。
最后,诗人又幻想了一种进城的方式,那就是从天而降,诗人以诗坛的方式迎接。这仿佛是一种捷径,如同有超能力一般。结合诗题来看,诗人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书写自我,或许诗人在现实中遇到了某种困境,想要脱身,以回归的方式救赎自我。可以想见的是,诗人的写作就是最为直接且有效地救赎自我的方式,并且,诗人也是这么做的,因而才有了这首诗的诞生。
诗人把自己设定为门外人,就是某种隐喻,具体来说,跟诗人的现实有直接关系。诗人这一特殊身份和持有的个性,或许会在纷繁的社会中吃不消,或者违背个人意志等等,这都是需要经历的。诗中设定浪子归乡,或许就是一种逃离。这首诗写得是耐人寻味的,读者是可以根据诗歌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的,此诗有得细品。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解文阁,笔名大解,一级作家,河北青龙县人。1957年生,现居石家庄。著有诗歌,小说,寓言等作品多部,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6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