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曾如初春里最纯白的花,怀抱着对“人”最朴素的期待走进婚姻——不图金银满箱,不慕高门广厦,只求一个本分勤快老实人,便甘愿交付一生。她们便是60、70后女性,一个被时代的风浪无声裹挟却始终挺立,却常被轻忽的庞大群体。
这代人图人的都失望了,图爱情的被伤得体无完肤。李姐年轻时,不过盼着丈夫踏实顾家。可婚姻这棵期盼浇灌的树,终究结出了苦涩的果。丈夫的冷漠如同深冬寒冰,她的心被冻得僵硬,那点朴素期盼最终在日复一日的沉默中,碎成了无法收拾的粉末。所谓“老实”,竟成了钝刀子割肉般的残酷现实。
婚后的日子,她们成了被无限榨取的泉眼,默默流淌却无人珍视其甘甜。在外当男人用,在家不当女人对待,是她们最真实的日常脚本。我总忘不了邻家王婶的身影。天边尚未擦亮,厨房的灯火便映着她劳碌的身形;白天她在工地与男人一样扛抬重物;夜幕低垂,归家后又一头扎进柴米油盐的琐碎漩涡。她那双布满沟壑、裂痕遍布的手,捧过沉重砖石,洗过冰冷衣物,抚育过儿女,侍奉过公婆——唯独没有好好抚摸过自己疲惫的心。
她们是家里最勤恳的牛马,亦是公婆当家还想享清福最牢靠的基石。更可叹的是,她们将“恪守妇道”奉为圭臬,近乎苛刻地自我约束。不社交,不抹不化,仿佛鲜艳是种罪过,如同古训里被缚住双翅的鸟。张姨偶然发现丈夫隐秘的背叛,那瞬间的崩塌几乎将她吞噬。然而次日清晨,她依然沉默着为全家备好早饭,甚至为公婆熬了养胃的粥——苦水独自咽下,体面却要艰难维持。
那上无人帮,下倾尽全力的孤勇背后,藏着多少暗夜里的心碎与自我消磨?她们习惯了在别人的岁月里燃烧自己,却忘了自己灵魂的烛芯也需要添续。
若有来生,请务必好好爱自己!这并非软弱退却,而是生命迟来的顿悟与尊严的觉醒。
所幸,岁月长河冲刷之下,终于有星火亮起。我见过几位阿姨,晚年时竟勇敢挣脱了无形桎梏。她们开始相约踏歌起舞于广场晚风之中,笨拙而认真地学习描画眉梢,甚至结伴远游去看未曾见过的山海。当她们的笑容在镜头前舒展,那被掩埋半生的生命光彩,终于穿透岁月烟尘,熠熠生辉——原来为自己活一回,天并不会塌下来。
60、70后女性,如同一片坚韧的芦苇丛,时代的劲风一次次压下她们的身姿,她们却以沉默的韧性,托举了整个社会最沉重的负荷前行。她们是最省心的一代人,却也是最不该被遗忘的付出者。
这并非一个群体的悲情哀歌,而是一面映照时代与人心的明镜。当我们的母亲、婶娘、邻家阿姨拖着疲惫身躯仍不言苦时,请看见那沉默之下的惊涛。每一份被轻慢的付出都在叩问:这个社会,是否欠她们一句郑重的看见、理解与深深的疼惜?
她们如深秋芦苇般坚韧,默默支撑无数屋檐却常被风遗忘。当霞光终于穿透岁月的云层,照见她们为自己绽放的迟来笑容——那无声的尊严,是否终于撼动了我们沉睡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