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夏至,让我们一起欣赏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创作的豪迈词作,其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二句尤为经典。
适逢夏至时节,让我们共同品读这首将革命气魄与古典意境完美融合的佳作:
赏析要义:
1. 革命浪漫主义:以"横渡万里长江"的壮举开篇,将游泳升华为征服自然的象征,"风吹浪打"与"闲庭信步"的对比尽显从容气度。
2. 时空交响:上阕化用《论语》"逝者如斯",在奔腾江水与永恒时间中注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下阕"龟蛇静"与"风樯动"的动静对照,暗喻变革中的中国。
3. 建设豪情:下阕实写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当时在建),虚绘三峡工程蓝图,用"神女惊殊"的神话想象,展现改天换地的建设激情。
今日夏至,读"极目楚天舒"更觉天地开阔。主席笔下既有"闲庭信步"的古典意趣,又有"天堑变通途"的现代气象,这种在风浪中前行的大格局,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