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到中东局势新闻弹窗,心脏猛地一紧!伊以冲突的硝烟还未散去,以色列当初雄心勃勃定下的三大目标,如今竟接连落空,只剩最后一个摇摇欲坠。而关键时刻,俄罗斯却选择默不作声,伊朗的命运仿佛被悬在刀尖之上,这瞬息万变的局势,着实让人揪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三大作战目标,首当其冲的便是摧毁伊朗核计划 。6月13日的突袭,看似成果显著:伊斯兰革命卫队最高司令被暗杀,武装部队正、副参谋被炸死,9位伊朗科学家身亡,数十座核设施也遭受不同程度损伤。可伊朗核计划历经多年经营,岂是这般轻易就能被瓦解?明面上受损的核设施,不过是冰山一角。况且以色列与伊朗领土面积相差达108倍之多,即便以色列掌控了德黑兰的制空权,想要彻底排查并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简直难于登天。革命卫队高层能够不断更迭补充,稍有疏忽,以色列就将面临潜在的核威胁。
在摧毁伊朗生产弹道导弹能力这一目标上,以色列同样碰了壁 。自13日伊朗发起反击,近千枚弹道导弹如雨点般袭来,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和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效果却差强人意。总统府邸、国防大楼等数百个军事目标接连被炸,损失惨重。以色列虽能凭借情报渗透,将伊朗生产弹道导弹的军工厂情报传递给美国,但面对伊朗灵活的导弹发射和广袤的国土,想通过战斗机精准打击谈何容易。如今美国加油机部署就位,航母也在逼近,可伊朗的导弹反击仍未停歇,以色列依旧难以突破困境。
至于摧毁伊朗恐怖主义“核心”这一目标,从内塔尼亚胡口中说出,颇具讽刺意味 。他在巴以冲突中的种种行径,已让他背负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等骂名,甚至被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比作“纳粹”,相较之下,以色列反而更贴近其口中的“恐怖主义”形象。然而,内塔尼亚胡却坚持将伊朗政府定义为“恐怖主义”,妄图让德黑兰“改朝换代”。但这个目标,就连美国都不敢轻易尝试,毕竟军事干预主权国家内政,推翻其政权,后果难以预估,内塔尼亚胡的这一目标,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
伊朗虽有胡塞武装、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表态支持,可实际援助却少之又少 。英国紧盯胡塞武装,伊拉克仅停留在外交声明层面,巴基斯坦还受到美国警告,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外界纷纷将目光投向俄罗斯。毕竟俄伊在今年1月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伊朗有难,俄罗斯理应出手相助?但现实却是,伊以交火一周,俄罗斯除了口头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呼吁双方克制协商外,并未有实质性的军事援助动作。普京更是强调冲突与俄罗斯无关,伊朗也未寻求军事支援,双方仅是战略伙伴而非军事同盟。有人认为俄罗斯是因俄乌冲突自顾不暇,不愿再卷入新的战争;也有人猜测,俄罗斯是在等伊朗拿出足够的筹码,才会考虑施以援手。俄罗斯态度暧昧不明,让伊朗的处境愈发艰难。
从以色列目标接连受挫,到伊朗孤立无援命悬一线,再到俄罗斯态度成谜,这场冲突背后,是大国利益的激烈博弈与地缘政治的复杂较量。后续局势还会如何发展演变?赶紧点赞、分享,和身边的人一同持续关注这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关键较量!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