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转眼间,人到中年甚至渐入老年。
身边的亲友渐行渐远,过往的人和事也已褪色。
可每当清晨醒来,发现一切依旧安然无恙,依旧能自己穿衣起床,依旧能用双手温一壶茶。相信我,这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时常听到有人调侃:“人老了,别太倔强,学会低头。”
但究竟为何一定要低头?如果我们还能自由走动,还能独立生活,为什么要为了年龄就妥协放弃?
可以坦然面对生活的波澜,坦荡接受人生的沉浮。
能自理,人生尚有选择,该坚持的时候就坚持,不必为了无关紧要的事轻易低头。
不必刻意迎合,也无需委屈自己。如果还能下楼晒太阳、快步散步,偶尔逛个早市,生活就是自己的主场。
可谁也无法保证不生个小病或者突然倒下。
这时候啊,不是“低不低头”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坦然接受身体的脆弱。
过去总以为,坚强和倔强是一体的,只要不服输就好。
但等真正体验病在床上的无助时,才明白,什么都比不上健康。
卧病在床,很多事想做也做不成。无论内心多么豁达,也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刻。
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静心养身,顺应自然,照顾好自己。
其实,老人最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孤独,而是失去自理能力。
能照顾自己,每一天才算自己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
一旦需要别人照顾,随之而来的尴尬、无奈,才是真的难言之痛。
很多中年朋友感叹,年轻时谁没点脾气,但当父母在床上久病时,才明白自理原来是最大的自由。
而我们,也该好好珍惜能够自立的日子。
话说回来,低头不是软弱,倔强也未必有用。
生活给了我们不同的考题,重要的是珍惜每一分健康,不妄自菲薄、不盲目逞强。
给自己讲一句“辛苦了”,不用总是和世界较劲。
如果病了,就安心配合治疗,心情放轻松,学会顺势而为。有时候,安然接受是一种成熟,善待自己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这条路,既要勇敢走下去,也要懂得适时歇一歇。
不必焦虑未来,也不必纠结过往。把握每一天,注重身体的小毛病,及时就医,保持乐观。
经常锻炼,饮食清淡。睡前感谢今天的自己,醒来看见新的一天朝阳。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健康,就是给自己最大的礼物。
老去,不是世界末日,而是另一程风景。
懂得自理,继续做主角。哪怕病了,也不要自责;即便不能自理,也还有爱、亲情、友情温暖着彼此。
别拿年龄吓唬自己,更别因小毛病自怨自艾。日子还长呢,把能自理的每一天都过得漂亮,今后的困难自然也会化解。
岁月会老,我们要活得通透。
遇事不钻牛角尖,能吃能睡就是赢家。
别怕老,也别怕病,爱自己、顺其自然,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