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鸡,跳磨台,哪天熬到小媳妇来。多吃多少及时饭,多穿多少可脚鞋。”
“拐磨拐,拉豆䜺,请舅奶,舅奶没在家,请小丫,小丫没得裤子,摸勒摸勒大花肚子。”
这是过去泗阳一带大人小孩都会唱的童谣。
泗阳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属远古的青莲岗文化,这块沃土上至少在两千年以前,便已经有了原始的童谣。它们经过代代相传,犹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越来越成熟完善,越来越丰富多彩,接近原汁原味地保留到今天。
泗阳童谣可吟、可哼、可诵,是孩子们口头吟诵的一种歌谣,它的内容的丰富性、哲理性、机智性、滑稽性、嘲讽性、游戏性、浪漫性和纯真性,是所有“成人文学”无法可比的。
泗阳童谣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可分为催眠曲、数数歌、游戏歌、谜语歌、绕口令、颠倒歌等等。有的有明显的教诲意义,对儿童能够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开拓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等作用,也有不少伴随游戏趁韵而作,含意不多,重在音节和谐,起到统一游戏、步调一致的作用。
催眠曲。泗阳童谣中催眠曲,是大人唱给婴儿听的,是一种哄婴儿睡觉的歌。在泗阳民间,一般人家的母亲、祖母、外婆等几乎都会哼唱几首。催眠曲可以说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接受的歌声,它温柔甜美,充满疼爱之情。虽然婴儿躺在摇篮里根本听不懂歌词的意义,但它和谐的声调,温柔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可以唤醒婴儿的听觉和安慰幼小的心灵。如:
“欧!欧!毛毛睡喽!奶奶要踹碓喽!毛毛醒喽!妈妈要烙饼喽!”
“小宝宝,快睡觉,宝宝乖,宝宝好,醒了给你买葡萄,妈妈带你上街跑。”
“毛毛不噪,给你买个小花包,毛毛不气,给你买个小玩意。”
数数歌。教幼儿数数,是大人培养孩子学习识数、计算的重要方法。这类歌谣把枯燥、抽象的数字,同一定的情节和押韵的语句结合起来,吟唱顺口,易于熟记,便于背诵。如:
《百满歌》“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加八,八加七,还有十九和十一,一百满,陶花碗,陶的陶,二龙桥,二的二,壶老二,壶的壶,碧香炉,碧的碧,西瓜蜜,西的西,抱窝鸡,抱的抱,城隍庙,城的城,肚子疼……”
《打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六七八九十,打到小松鼠。”
游戏歌。儿童喜欢玩乐,他们在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跑地道、拍皮球等游戏过程中,往往亦玩也唱,大大增添了游戏的趣味。如:
女孩子跳皮筋时,一边跳一边唱:“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直数到一百为止。
儿童去田野挑猪菜,傍晚回家一路欢歌一路笑,撂镰刀也成了游戏“砧一砧二连砧三,兔子跑马腿一弯,大车轱辘小车眼,不多不少十六眼,石榴开花去赶集,不多不少二十一……”
游戏歌是倍受儿童喜欢的一种童谣。在儿童生活中,游戏占有重要的位置。游戏歌往往是伴随着游戏动作而唱的。如儿童围坐一圈,手指点脚叫《踢脚》“踢,踢,踢脚班,踢到南安,南安有贼,摸勒宝贝。宝贝南,宝贝北,宝贝家后种荞麦,荞麦开花,灯草,马尾(yi),小脚姑娘环起。”
拾蛋子原为农村女孩玩的游戏,蛋子由小泥丸、石子、香核、桃核等充当,是上世纪70年代广为流传的游戏项目。拾蛋子的玩法多种多样,一般将5个子一字排开,把玩者从一头拾起,一次一个,拾到头后,再一次两个一起拾起,到头后,再三个一起拾,逐步升级。另外还有多种花式拾法。一边拾来一边唱游戏。“数头:头跟你,脚跟你,脚跟脚步跟上你。数二:二支亭,豌豆亭,小小豌豆结成林。数三:大三、小三、骑乌龙过关。数四:四吹、四打、四匹骡子四匹马。数五:五东、五西,五巴狗撵鸡。数六:六六、六郎上场,棒打鸳鸯。数七:拾七、七只大雁满天飞。数八:八八、乌鸦过河,八仔八。数九:九九、扭扭、小二姐,上高楼。数十:十数完,描花碗、花碗一描十层满,拾花、玩花,天晚了,回家。”
谜语歌。通过形象的比喻性韵句设问,并不回答,而是激发孩子们的联想能力,让他们来猜,启迪智慧,增长知识。这种童谣能够增长儿童学习知识的兴趣,并能积极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又便于记忆和说唱因而深受儿童欢迎。如:
“姐妹两个一般高,吃鱼吃肉不上膘”(筷子)。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
绕口令。是具有游戏性质的一种儿歌。它的特点是故意把声、韵、调相同或相近、说起来特别拗口的字、词组成句子,让儿童快速吟诵,目的在于纠正孩子发音的错误,训练清晰的口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
《庙》“家后有座庙,天天猫来尿,不知庙尿猫,还是猫尿庙。”
“出门迈大步,拾到一条破皮裤,用鸡皮补皮裤,不知皮布补鸡皮,还是鸡皮补皮裤。”
颠倒歌。这种歌谣把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不可能有的事物故意加以颠倒性的排列组合,产生一种十分滑稽的效果,是一种玩笑性的儿歌,吟诵出来,必然引得在场的孩子们哈哈大笑。如:
“东庄孩子会说话,从来不说颠倒话,扛着牛来牵着耙。东西大道南北走,走路看见人咬狗。拾起狗头掼砖头,狗头又被砖头咬一口。”
“你唱歌,我唱歌,我们庄上奇事多,桑树上面爬螃蟹,柳树上面挂鳖窝。窝里有个小蛇蛋,抱出一只大白鹅。”
这种儿歌流行很广,听起来比较古怪、奇特、滑稽,甚至可笑,仔细去想一想,琢磨琢磨,却又包含一种深刻的内蕴。
泗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童谣作为泗阳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带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方言特色。它以兴味无穷、生动活泼的语言,节奏明快、音韵优美的形式,丰富多彩、情真意切的内容,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