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的经济也比较活跃。近年来,农村时兴了一种新生事物——农民唱“孝歌”!一名嗓音好,歌本多,稍有点名气的“孝歌”歌手,年收入有四五万元呢!
最近几年,农村自然形成了一种风俗,人去世后,要请一帮“孝歌队”人,去给仙逝的亡人唱几晚“孝歌”。这帮“孝歌”队人,都是自由组织,自由结合,电话、微信进行联络。一旦哪个村庄上有老人去世,主家就找知道这帮人的熟人,打电话联系,谈好价格,定好时间,生意就成了!
他们一帮组织有三至四个人,一个人打鼓、一个人敲锣、一个拍乐器带唱歌。他们三个人也能唱,四个人也能唱,如果他们三个人唱,每人每晚一个人净赚200元,如果他们四个人,每晚只能赚170元,但有一个人轮流替换比较轻松。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组织三个人去唱,每晚就赚的多点。
按照我们这里风俗,一般情况最少唱三个晚上的“孝歌”,也有老人放的日子久,唱五至七晚上,传承风俗上,唱单不唱双,大多数唱三晚、五晚、七晚上。
他们唱的“孝歌”,有讲究,“孝歌”都有歌名,有“王祥卧冰”、“张孝打风”、“董永买身”、“郭举埋儿”、“陈相救母”、“丁郎刻母”、“安安送米”、“黄祥打扇”、“目莲救母”、“四郎探母”、“江郎上寿”“朱氏割肝”……等等,共计有二十四孝“孝歌”名呢!这些孝歌的内容故事,唱的都是非常感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情节,弘扬的是孝道文化!
而且,“孝歌”队人在唱到戏词的苦处,守灵的孝女们就要放声大哭,哭父母亲一生的辛苦和不容易,哭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哭儿女没有孝顺父母,没尽到儿女孝道责任……等等。
唱“孝歌”的人,几个村庄只有一个人会唱。所以,他们就在周围两个镇之中循环着唱,有时一个月几乎要唱二十几天,只能歇着几天,忙唱不停呢!他们晚上唱,早晨和中午睡觉,下午干农活,赚钱、农活两不误。
其实,农村时兴唱“孝歌”,主要是为了让“孝歌”队人,陪逝去的老人“陪夜”。另一层意思是给逝者热闹热闹,唱些“孝歌”故事,教育和感动逝者的儿女,传承孝道文化。
农村人对“孝歌”队这帮人很认可,唱的好也不会花很多钱。而相比那种唱流行歌曲的“音乐”队,一次花几千元,上台蹦蹦跳跳,拒绝了与丧事现场不协调的“音乐”队人。
所以,他们这帮“孝歌”队人,在周围村庄“唱红”了。无论哪个村庄有丧事,“孝歌”队人缺一不可。希望这群“孝歌”队人,能多宣传正能量的故事,感染和影响社会不良风气,继续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