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素论幸福》中有这样一段话: “外行人看不出医生懂多少医学知识或者律师懂多少法律,因此,人们比较容易通过生活水准判断他们的收入水平,从而评估他们的价值。”当我们“效仿商人”,践行商界存在的普遍人生哲学把我们的生存斗争变成成功之斗争, 生活就成了一场竞赛,赢家才能得到尊重。而标准的统一则更加剧了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毕竟在今天我们很少会有心思去了解一个人的修养与学识,只会从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去衡量他的价值。
当这种生存竞争演变成成功之争。这套成功之争的内核是内卷。衡量的标准就变成了银行账户上面数字的多少。很多时候看到说现代人放弃了智慧,不,我们现代人并没有放弃智慧,只不过更关注数字增长的智慧。
在现代商业中所有智慧都体现在利用人性,人性喜欢刺激,所以今天我们的短视频个个让人惊掉下巴、肾上腺素飙升。人性喜欢占便宜,所以各个平台靠红包补贴砸钱吸引流量而崛起。人性喜欢被关注,所以自媒体里充斥着自我表达的盛宴。
但是说到不幸福,是普罗大众的不幸福。或许现在有很多人是以这种不幸为傲的。即使他们黑白颠倒、夙兴夜寐,之后的对金钱权力的欲望得到满足后,这些可以作为这一切不幸的补偿。
是我们的一次次点击、一次次注册、一次次沉浸在“亲爱的家人们”的口号中挥舞手中的钞票成就了这些成功者,最后却要面对这些成功者的炫耀和说教,最有意思的是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拜和向往相信了这份说教,相信了他们为追求成功而不择手段的正当性。“被利用是我活该”“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利用人之人”,我们不仅要忍受个人生活被消费主义捆绑,还要忍受这种商业哲学带来的痛苦和价值观混乱。
所以,这个时代是巨人们的狂欢,大众们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