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年
如果今夜的月光开始吝啬的闪躲
是否远方古老的小镇还依然明亮
你长久栖息的铁轨小屋
在它们身后的背影里
月笙传唱着,也不自觉的浪漫起来
她是你的女人
是你想要卷起的黑夜里的浪花
她那山一样起伏的红番茄
与野山谷里夜莺相互泛滥着
黑眼睛时不时发出黎明的允许之火
瑟瑟于温柔的夜色里,愈发明亮
仿若不经意间
触碰了星子醉意暧昧的转眸
你开始胡思乱想
或是埋在一个公园的长廊里
亦或是骑行在社会的马脊之上
栀子花总是有意无意的
靠近着你的地盘,藤蔓与胯部
她低下头,低沉而沙哑的穿越琉璃筵席
树皮上灯火阑珊的通明
刹那间,黯淡下来——
与风扇的节奏此起彼伏的谄媚与摇摆
哀怨总是于别离之际到来
惆怅之风步步崎岖而行
橘子水与红裤衫的娇羞落在你的身体之下
她努力着,有时也显露出惧怕与拒绝
你一遍遍的试图征服
晚风幽幻的盘栖
月光摇曳着贴紧的臂弯
此刻,你能够清晰的触碰到
多少岁月里流逝的挣扎与期盼
你开始逐渐理解
太阳底下含情脉脉的游离
与手掌里藏不住的发烫
呼吸禁不住在唇畔慢慢洇开
晕染成永不褪色的吻
作家:国际诗人莲年
【作者简介】
国际诗人莲年(本名沈子淇,笔名莲华),当代著名诗人,茅盾第三代传人,亦是先锋派诗人与哲学家。她以跨学科视野打破艺术边界,独创“赛博格自然”美学体系,将科技与自然意象交融,深度解构人类存在命题,使诗歌成为探索人性与两性关系的思想载体。
其诗歌创作尤为注重回归音乐性本源,凭借精妙的韵律节奏编排与情感表达,堪称“诗歌界的音乐家”。她赋予文字灵动的节奏与和声,使每一首作品都天然适配朗诵场景,在抑扬顿挫间释放语言的感染力,让诗歌在声音的演绎中焕发新生。同时,她在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等领域跨界深耕,作为词人赋予旋律哲学化诗意,以多媒介实践拓宽诗歌表现力。
莲年曾荣获“当代作家杯”“长江杯”双料文学冠军、“十大桂冠精英”等多项殊荣,作品入选《世界爱情诗刊》《诗刊》微刊等权威选集。作为国际诗歌协会理事、《国际诗人》终身签约作家,她创立“莲年诗社”推动诗歌创新,以深邃笔触叩击时代精神内核,是当代文坛极具思想重量与艺术张力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