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6岁的市民李歌(化名)终于走进了心理诊室,而在外人看来,李歌性格开朗,为人和气,他到心理诊室的原因连他自己都感觉小题大作,只是因为一个梦。
当然人人都会做梦,因为梦而去心理诊室那实在是心理有问题,但是李歌的梦不同,他在30年的时间里,至少做了上百次同样的梦。甚至梦中有梦,而梦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家门是开着的,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家里招了贼,自己所有的东西都丢了。
图片源自网络
梦见家门被撬东西全部丢失,男子30多年重复同样的梦
“大约在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梦,梦中我一觉醒来,发现家中只有自己躺着的一个床,其他的东西全都丢失了,我连忙下了床,看见房门已经被撬开,小偷就连门锁都偷走了,原本门锁的地方只是一个圆形的洞。”李歌向医生表述着自己的梦,梦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详细的。
“当时并没有感觉这是问题,毕竟当时已经上了初中,知道梦都是假的,现实中并没有损失什么东西,直到第二个梦再度出现,而这个梦也是一模一样的梦。”他介绍说,第二次做同样的梦,大约在半年以后,这个没有来由的事件再度出现在了李歌的梦里,还是一样的情况,当他梦中从床上起来的时候,再次发现家门大开,门锁仍然是一个圆形的洞,自己的东西又全都丢了。
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梦中是有担心的,但是梦毕竟只是梦,在现实中并不能伤害李歌,于是李歌读书、成长,企图用自己成长后的内心去打败这个无厘头的梦,而这个梦在李歌20多岁的数年中就像消失了一样,但是在李歌人近中年的时候,这个梦再度叩响李歌的梦境,而这一次比以往的情节增加了,李歌在梦中醒来,仍然是熟悉的场景,他在梦里安慰自己是梦,不用太害怕,果然没过一会儿就醒了,而这次醒来以后他发现不对劲,一切都是真的,他急急忙忙的跳下床,再一次看到了门锁位置的那个圆圆的空洞,甚至都能感觉到因为房门被敞着吹进来的风。
“完了,完了,这次是真的被盗了……”李歌心里叫苦,直到真的醒来。这一次真给李歌吓了够呛,这个没来由的梦已经有了“梦中梦”。
反复在“被盗”的梦中被惊醒男子小心谨慎近强迫症
“你有啥怕偷的?”“你有啥?”当李歌向亲人朋友诉说这个奇怪的梦之后,得到了这个的嘲讽,这其中也包括了他母亲。的确,时年30出头儿的李歌在现实中,确实穷到没什么怕偷的,母亲和朋友们安慰式的无心之言深深的刺痛着李歌,但没有东西可以丢与随时担心别人进入自己的家是两回事。“这等同于我的包里什么也没有,但是也不可以任由别人随意翻看啊?”李歌心里想着,而当倾诉只能换来嘲讽,李歌再也不愿意向其他人说起了。
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梦间隔着出现,不确定在什么时候,李歌每次都在惶恐中惊醒,身边人当然不会把他说的这个看似没有来由的梦当成一回事,因为大家都知道,梦并不能实际伤害到李歌,但是李歌自己知道并非如此。
为了防止这个梦境中的虚幻会成为事实,李歌每天都会再三确定门已经锁了,睡前也是如此。有时巳经下楼了,还要再跑上来一次,看一看是不是锁上了。
“明知要做的事无意义,却还要反复去做并为之痛苦。”短短一句体验指向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强迫症。李歌知道,这个反复出现的梦并不是无法对现实中的自己造成伤害和损失,这个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为了能找到自己那个可怕的梦的根源,李歌终于走进了心理医生的诊室。
心理医生听到患者的叙述后说:"家门被一次次敞开,就是心理安全感缺失的折射"。
在心理医生的一再启发下,李歌说出了在心底藏了30多年的往事:
童年的李歌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男孩,为了减少孩子闯祸的概率,李妈妈对他的管教非常的严格,尤其是对于李歌的书包和衣服口袋检查的非常严格。
“我记得无论我将不及格的试卷、在地摊上买的二手漫画书、以及在电子游戏厅买的游戏币藏得多深,第二天母亲准能发现并质问我。”李歌说,母亲总是会在他睡了以后翻看他的书包,就连他上课画在书上的小人都会被细心的母亲发现。而且李妈妈会每天为儿子换裤子,这可不仅仅是妈妈爱干净的一个举动,李歌心里清楚的很,换裤子的过程就是对儿子口袋一次检查的过程,裤子口袋里的每一个细小物品都会被发现。
“你有啥怕看的?”这句让现在的李歌沉默的话,实际已经穿越了30多年的时空了。李妈妈的这一句话,让试图抗议的李歌无言反驳,只能接受母亲每天变着方法的检查。有时候夜半惊醒,他就会看到母亲正在检查他的东西,像极了梦里出现的,门锁被打开,自己的东西全丢了一样。而后来梦中那个历历在目的门上的圆洞,就是李歌当时住的房子刚刚搬家还没有上锁时的样子。这两者虽然在现实中没什么关联,但是在没有逻辑可言的梦里,补上了被盗的“画面”。
随着李歌一天天长大,男孩心中更多的秘密不希望父母亲知道,于是楼下经过的一个花园成了李歌临时的储物库,将不想让母亲看到的物品藏在小花园里,在上学的时候再将它捡回来放进口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李歌的性格越发反叛,母亲的检查也索性搬到明面上来,只要是李歌口袋、书包里的物品就等于装进了透明塑料袋,随时都可能接受母亲的“盘问”。
“作为家长对年幼的孩子随时了解并加以管束,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男孩在年幼时相对调皮,而我们常说,事事需要掌握尺度,当这个尺度过大,孩子感到自己的秘密随时受到公开的威胁,这对于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未成年人来说,有可能就会造成创伤,而创伤的结果就是安全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刘淑昱主任说。
“人们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是错的,因为我从没想过童年被我母亲翻书包的事儿,要不是这次来看心理医生,我几乎都把这些事忘记了。”李歌这样说。
图片源自网络
面对刘医生的分析,李歌努力的整理着记忆碎片,虽然不能完全整理清楚,仍然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多数“被盗”的梦都出现在负向状态的时候,当心底安全感缺失的时候才会出现“被盗”的梦,尤其是那次记忆最深刻的梦中梦,正是自己失业的那一段时间,生活的压力,再就业的茫然以及等待时间的不确定在心头反复纠结,虽然与儿时的心境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担心已有的东西被夺走的心境却是无比相似。
刘医师最后表示:若出现重复梦境时,了解梦境的起源相对重要,若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应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旅游等方式缓解压抑情绪,使潜意识中的焦虑和不安得到释放,对重复出现的梦境的缓解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