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草原的悠扬长调
遇见江南的婉转渔歌
当雪域高原的“来依”
碰撞黄土高坡的“信天游”
……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即将启幕
31支来自全国的展演队伍
超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内蒙古
用最原生态的歌声讲述中华大地的千年故事
从京津冀的宫廷雅乐
到云贵高原的民族小调
从东海之滨的渔歌号子
到西北大漠的蒙古长调
这场跨越山河的音乐盛宴
将带您穿越时空
感受原生民歌的震撼魅力
🎶
31支展演队伍亮点抢先看
本次民歌节汇聚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
涵盖劳动号子、山歌、情歌、仪式歌等多元形式
每一支队伍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No.
1
宫廷雅乐
📍北京市·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国家级)
No.
3
雪域高原
📍青海省·藏族民歌(藏族酒曲)(国家级)
No.
2
淮河流域
📍安徽省·五河民歌(国家级)
No.
4
蒙古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牧歌》(经典民歌)
No.
5
湘西苗寨
📍湖南省·湘西苗族民歌(国家级)
No.
7
云南怒江
📍云南省·怒族民歌“哦得得”(省级)
No.
6
陕北高原
📍陕西省·陕北民歌(国家级)
过往素材丨大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北方代表:陕西陕北民歌、山西河曲民歌、河北昌黎民歌
南方代表:广东排瑶民歌、海南儋州调声、浙江乐清撞歌
民族特色:新疆布拉丁家族民歌、贵州侗族大歌、云南彝族(仆拉)吹奏弹拨乐
每支队伍均带来独家看点:
非遗传承:陕北民歌的“信天游”唱法、广西烟墩大鼓。
实景演出体验:在敕勒川草原上一边听蒙古长调,一边感受怒族民歌的热烈。
跨界融合创新:电子音乐与侗族大歌结合的《心心相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过往素材丨2021年中国原生民歌节
//
我们即将看到的
不仅是音符的跳跃
更是文明的对话
不仅是技艺的传承
更是精神的共鸣
2025年7月3日
让我们以民歌为舟
以文化为海
追歌而来、踏歌而行、载歌而归
这场盛宴
终将化作星河
照亮非遗传承的未来之路!